
2月22日,在临武县万水乡谭何村千亩优质烤烟基地里,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,烟农们有的整箱打坑,有的下肥备栽,一副多彩的”春耕图”扮靓了山村田野。村支书谭继标说:前段时间村民们投入疫情防控中,不串门,不聚集,田间劳动少了一些,眼下,村里按照上级有序复工复产的部署,积极开展烤烟移栽备耕农事生产,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”。
笔者在田间里看到2组村民谭中和挥汗劳作,老谭手脚麻利,把烤烟专用肥一勺勺放在烤烟备栽坑里。老谭说:“如今烟农讲究科学种烟,以前是在烟苗移栽后下壮苗肥,现在是在烟苗移栽前下肥,通过春雨后肥融透地里,栽下烟苗可以马上吸收到肥料,可催苗长叶,还可提前半个多月收烟入烤。”
在隔得远远的一丘烤烟田里,3组村民谭建国夫妻俩干的满头大汗,正忙着给烤烟田抽沟排水。“我家今年种植烤烟50亩,一株烟通过栽培后的有效烟叶是18片至20片,亩产烟叶可达130公斤至140公斤,政府按保底价收购,烟叶亩产纯收入可达3500元,加上烟稻连作,亩产优质稻600公斤,稻谷亩产值可达1500元。烤烟种植成了我家的“聚宝盆”。
来到村大棚烤烟育苗基地里,绿意浓浓,一株株营养钵烟苗等待着移栽下地。村烤烟合作社社长谭政法说:“烤烟种植是村里的传统产业,在做大做强烤烟产业中,烟农们不但在村里种植烤烟,还把烤烟种到了香花镇、南强镇。烤烟合作社采取集中育苗,分散规模种植方式,确保了烤烟基地烟苗优质有效,移栽不误农时”。
“突、突、突”,一台农用车开到村烤烟合作社大棚育苗基地,把方块泡沫营养钵烟苗装运上车。车主是烤烟种植大户谭理发、谭同发兄弟俩。原来,他们俩除在本村种植烤烟400多亩外,还把烤烟种到了蓝山、南强等地300多亩。装上车的营养钵烟苗将运到外地移栽下地。
春风拂拂,在宽阔的烤烟基地,烟农劳动的身影和明媚的春光相伴,构成了一副春耕画图,烟农们眺望田野,期待着烤烟产业又一个丰收。
责编:胡志锋
来源:临武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涉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”举报邮箱开通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10日)
三湘时评|乌镇峰会,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
“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”不实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7日)
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“三联单”,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
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“土特产”
胡湘平|湘超:愿做中国足球长河中的一朵浪花
这些作品获奖↓↓
今天的封面人物,是他们!
下载APP
分享到